北方進入供暖季 看巡檢機器人如何大展神威
11月15日,我國北方即將進入冬季供暖期,各大熱力公司的管網將全面開啟,屆時,熱力管網的運維工作將由巡檢機器人來承擔。
北方進入供暖季看巡檢機器人如何大展神威
當前,在自動化需求的帶動下,“機器換人”趨勢愈演愈烈,機器人產業(yè)的應用熱潮,正在不斷從生產領域向生活、服務領域拓展延伸。在熱力供暖行業(yè)中,如今巡檢機器人就已成為新的運維主力,支撐著我國北方冬季供暖的有效開展。
冬季供暖,管道檢查引人愁
每年11月15日至次年的3月15日,我國北方的大部分城市都將如期迎來冬季供暖期,屆時,供暖行業(yè)的各大熱力公司就將開啟熱力管網,給處于寒冬中的人們輸送源源不斷的溫暖。
不過,熱力管網開啟雖然簡單,但要堅持供暖數(shù)月,其中的營運維護卻并不容易。
傳統(tǒng)的管網檢查主要依賴人工巡檢,工人需要鉆進位于地下十幾米或幾十米深的熱力檢查室,查看管溝內的供熱管線是否運轉正常。這樣的巡檢方式,時常會因為管道建設年代及建設條件等因素,導致人們無法正常進入,或者造成部分巡檢盲區(qū),讓巡檢工作遭遇重大困難。
與此同時,由于管網內熱氣彌漫、溫度較高,工人進入會對安全造成威脅,為了正常作業(yè),工人們必須要對管溝內進行半小時以上的強制換氣和通風,待氣體檢測值安全合格之后才能進入,這無疑也給管道巡檢增加了不少工作周期和成本。
科技助力,機器人成好幫手
面對熱力管網巡檢中遇到的各種困難,顯然傳統(tǒng)的人工巡檢方式,已經跟不上供暖行業(yè)的發(fā)展需要,在這樣的情況下,行業(yè)急需一種新的巡檢方式,來革除傳統(tǒng)弊端,推動行業(yè)走向升級。
而巡檢機器人無疑給熱力管網的檢查工作帶來了新模式與新曙光。通過“機器換人”之后,巡檢機器人能夠無所顧忌的在危險的管網中自主作業(yè),一方面減少了巡檢工人的作業(yè)壓力和安全威脅;另一方面也以高強的靈活性、適應性、全面性和準確性,保障了巡檢任務的高效與高質量,推動著熱力供暖行業(yè)的提效增速。
據了解,在今年11月15開啟的供暖季中,北京市熱力集團就將利用巡檢機器人取代傳統(tǒng)的人工巡檢,來負責全市長達1666公里的管網巡檢任務。公司負責人表示,巡檢機器人可以通過四個輪子自如的在管道內前進后退進行作業(yè),工作人員只需給它當幫手拉電線即可,十分便利!
其實,巡檢機器人才是工人的好幫手,它將工人在管網內的行動能力、監(jiān)測能力、執(zhí)行能力和適應能力都進行了顯著的提升,將巡檢工作進行了有效簡化。不過,目前熱力集團的巡檢機器人也存在著體積過重、定位能力不足、檢修能力缺失等問題,看來巡檢機器人要成為一個合格的幫手,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
一機多用,多功能成新趨勢
未來的熱力管道巡檢機器人,可能需要從技術、材料、智能性三方面進行有效升級,不斷提高自身的行動能力、定位導航能力、監(jiān)測反饋能力、環(huán)境適應能力和人機交互能力,才能真正做到替代人工,全面負責巡檢任務,這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過程。
而在這個升級過程中,有一個趨勢如果能率先實現(xiàn),將給現(xiàn)有的巡檢工作帶來極大的價值,這個趨勢便是多功能的實現(xiàn)。當前,巡檢機器人雖然能夠檢測出管網漏洞和問題,但后續(xù)的搶修工作仍然需要人工操作,這無疑增加了工人的危險系數(shù)和工作壓力,即使可以靠另外的機器人來執(zhí)行,其中的工作成本也會陡然上升。
因此,如果巡檢機器人能夠將檢測、反饋和搶修功能一應承擔,通過技術的集成來實現(xiàn)一機多用,將會給熱力管網運維工作帶來成本和效率上的實質性飛躍。屆時,巡檢機器人將以管道多面手的身份,真正成為工人的好幫手和行業(yè)的主力軍!